女哲學家與她的情人

漢娜.鄂蘭(Hannah Arendt)
二十世紀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女思想家,她是德籍猶太人,在納粹時代逃到美國,不久即出版《極權主義的出現》。
馬丁.海德格(Martin Heidegger)
著名哲學家,曾出版《存在與時間》一書,他是一個澈底的納粹主義者,也是鄂蘭的啟蒙教授。

我不能否定一個事實,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源自於書的觀點是以鄂蘭出發,同樣是女性的直覺告訴我,事情總有兩面的;不能免俗的談到愛與不愛時,女人,她是始終沒有放掉心中最愛的。

說起鄂蘭,好像不能不想到卡蜜兒,她們同樣愛上有才華而又不憐惜自己的男人,也同樣的成為對方在創作上最大的出口和突破。幸運的是,鄂蘭始終遇到了愛她而又可以依賴的丈夫:布魯塞爾,他不僅是鄂蘭的避風港,更和她一起協助晚年的海德格,讓鄂蘭安心的幫自己所愛。

從18歲到終其一生,鄂蘭的名字與海德格緊緊連在一起,至終,鄂蘭都相信自己是唯一靠近海德格心靈的人;所以,她是微笑著來看待這段感情的。當海德格為自身的學術地位和政治立場和她劃清界線時,她認為是環境迫使他這樣做的;當海德格為私欲而陷害其他猶太學者時,她認為是海德格夫人影響而至;可憐又盲目的鄂蘭,她忘記了海德格又豈是隨便讓人左右的呢!

女人啊!總是被愛蒙著雙眼,自我沉醉在幸福的泥濘中,滿身污垢,又不自覺。

對於海德格呢,他曾說:「她是他寫作靈感泉源,也是引發他“激情思考”(passionate thinking)的原動力」鄂蘭的出現打亂了海德格,猶太女子的天真率直深深牽引著他,他拋下男性和教授的自大自傲,主動寫信誘引鄂蘭,可是他需要的是剎那,當他跨過這個需要時,他就又回到自己的妻子身邊去了。

在那個因政治立場而對立的年代裡,海德格適時運用他身為高級知識分子的便利來傷害身邊的人,藉此穩固自己的地位。偉大的哲學家,充分表露自私無情的一面,雖然鄂蘭在生命不同的階段裡無怨無悔的幫助他。他卻始終袖手旁觀,晚年因妒忌鄂蘭的社會地位和想要否定自己是需要幫助的,再次在感情上擺起高姿態。

男人啊!總是維護著可笑又虛幻的自尊與自己,就以為得到了全世界。

0 意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