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魚聽雷

喜歡張曼娟,源自於《海水正藍》,每每在閱讀時,一陣淡淡的憂愁在心裡散開來,像是螢火蟲微微的亮光,觸動著自己,說不出來的感動著;接下來的日子裡,總是以此為指標,尋覓一本屬於自己的書。當然,《我的男人是爬蟲類》再次將我與張曼娟拉近,幾乎要相信她和大蟲就在我的身邊喃喃細語。

我是一個曾經因為讀張曼娟的書而被譏笑為膚淺的女子,但是在譏笑聲中,終於能坦然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閱讀風格時;我決定笑對他人對我的看法與說詞。

為甚麼要談《黃魚聽雷》?一切都為了吃,搭上飲食的時光列車,不經意的窺見到作者的愛情、親情和個人的私密空間,然後,發現了,我聽到了生活中的張曼娟在說話。「瓜架雨如絲」說的是幼年因為流鼻血而抗拒上課的小女孩,因為絲瓜煮紅糖水而擺脫憂鬱。「剝開我,你只會流淚」說的是花樣年華的少女因為學長的愛慕而一起去喝洋蔥湯,後來學長為了少女離開了女友,少女卻因潔癖與道德感而逃得遠遠的;就如剝洋蔥,剝開了,你只會流淚。

在食物的屬性裡看人生,酸甜苦辣,百味人生,每個人應該都有屬於自己的飲食回憶,獨一無二,難以取代。美味的感覺匯集了視覺,味覺與嗅覺三個因素,那樣完整的組合,任誰也不會忘記自己最愛的那杯茶。

請朋友吃海南麵包,想要和他共享兒時的美味,那知道一口咬下去,他就堅持這塊麵包口感的濃密度,遠不及他在怡保吃的好吃;不甘示弱的和他爭辯說這已是城中數一數二的海南麵包,結果兩人各執己見,還好麵包還是吃完了。

又或是我最愛的台灣牛肉麵,對我而言是天下美味,回馬之後卻遍尋不著一碗真正能慰藉味覺的牛肉麵;反觀在麵表面撒上肉碎而再配上一碗牛肉湯料的牛肉麵卻處處可見;這樣的牛肉麵好吃嗎?確實不錯,卻是比不上我心中的台灣牛肉麵。

書裡的序寫到:「飲食是寫給時間的詩」,恍然大悟,原來我在時間的詩裡迷失了許久、許久⋯。

1 意見:

Fishonland_c 提到...

有次系上老師問我們最愛的作家是誰,
我答張曼娟時,她同樣用不削地口吻來回答我說,
我們從前也喜歡過她,不過以后你會認識更多大作家的。

文心的這篇,讓我感動很久。